北京时间10月7日上午,阿根廷在18年俄罗斯世界杯南美区预选赛中客场挑战秘鲁队,经过90分钟的激战阿根廷在客场与对手2-2战平。纵观整场比赛,在梅西缺战的情况下阿根廷队的进攻串联问题依然突出,前场单纯地堆砌进攻手并不能解决阿根廷在进攻端的问题。
【首发透露强攻思路,阿坤主导串联埋下隐患】
阿根廷(4-2-3-1):1-罗梅罗/16-罗霍、17-奥塔门迪、13-莫里、4-萨巴莱塔/14-马斯切拉诺、5-克拉内维特/11-迪马利亚、10-阿圭罗(72',19-巴内加)、22-迪巴拉(65',7-科雷亚)/9-伊瓜因
通过今天阿根廷的首发阵容我们可以清晰地思路,后场五人组延续此前配置,毕格利亚无缘出战的情况下马斯切拉诺与克拉内维特搭档双后腰,他们俩人都有一定的防守拦截能力但是在进攻串联上却要逊色不少。谁来扮演进攻串联者的角色?巴乌萨给出的答案是阿坤,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非常的糟糕。
图1:阿根廷阵地进攻中阵型脱节明显,谁来串联再度成为难题
杂乱且无序,这就是在本场比赛中阿根廷在进攻端呈现出的基本特点。阿坤作为巴乌萨战术安排的串联点跑位太深,这一切都得益于在俱乐部效力期间(最近两个赛季)逐渐顶到攻击线最前端尝到甜头之后形成的跑位定式,他频繁的前插在很多时候与伊瓜因一起造成了支点的拥挤,而在萨巴莱塔前插挤压空间的情况下迪巴拉只能不断内收,造成了进攻端右侧与中路人员拥挤。而在左侧迪马利亚与罗霍配合缺乏深度打击的情况下只能把球回做交给在串联组织上并不出色的马斯切拉诺与克拉内维特,攻击线脱节的情况下谁来进行串联就成为了最大的问题。
这时候巴乌萨以及阿根廷球迷肯定会无限想念梅西,梅西超强的能力以及在球队中的战术地位决定了他的回撤串联下拥有绝对的控球权,只有在他进行控球的时候阿根廷前场的一干球星才算是压制住了“人人争当第一”的洪荒之力。此前2-2被玻利维亚逼平之后暴露的串联问题,在本场比赛中再度出现,巴乌萨以阿坤回撤串联的思路并没有解决球队串联的问题,而且还给球队的防守埋下了隐患。
【中场失控调整太晚,虽出效果但结果已定?】
在进攻乏力的背景下阿根廷在进攻端只能依靠定位球来制造机会,莫里的进球以及阿坤的定位球射门都颇具威胁,但是如同上文所述阿根廷的这种类似于424的阵型下造成了中场防守的巨大漏洞。
图2:阿根廷防守端的巨大漏洞展现。
上图就是阿根廷在下半场比赛开始之后中场失势的一个代表展现,在球队前场4大攻击手猛进突击时,一旦丢球球队双后腰被对手针对性的绕过打击边路,在防守端阿根廷的防守一段时间内甚至与对手形成4vs4的局面,最终被秘鲁队通过边路的直塞配合打穿防线。
在被扳平比分之后,巴乌萨才算是下定决心对前场的四大天王进行调整,他用巴内加换下了阿坤,开始在中场的高位增加一个真正的串联者,并且加强了球队在肋部的传切配合。这时候阿根廷就通过中路的串联开始扭转比赛的颓势,并再度取得了领先。
图3:巴内加登场之后就有了一个由守转攻中高位的策应点,因此球队的传切配合就可以更加流畅。
图4:上图就是巴内加登场之后阿根廷在进攻串联上的改变。
外围马斯切拉诺得球之后把球交给了串联者巴内加,这时候处于对方肋部的巴内加就利用自己的转身摆脱能力甩开防守有了给直插肋部的伊瓜因与边路套边的萨巴莱塔进行直塞的机会。可能是由于刚刚登场还没能找准比赛节奏,巴内加的这次直塞有些失去准,不过阿根廷队在下半场比赛中的第二个进球也是在增加外围串联的情况下送出的肋部直塞。
在取得领先之后,阿根廷球员开始弥漫一种自满且懒散的情绪,球队的接应跑动开始减少,面对秘鲁队的高强度逼抢,阿根廷的出球就开始困难,马斯切拉诺的回传在失误之前就暴露出了一定的问题。
图5:在进攻不畅的情况下阿根廷队的跑动很不积极,马斯切拉诺拉到边路接球无法进行推进的情况下回带大范围转移被挡。
图6:马斯切拉诺在逼抢之下仓促回传被断,莫里禁区内犯规送点。
【结语】
一场比赛下来,阿根廷糟糕的表现再度凸显了梅西的重要性,就梅西的球技以及个人地位来看他也是阿根廷阵中唯一一个可以镇得住场子的球员,在他缺阵的情况下阿根廷的进攻没有串联,而巴乌萨在临场指挥与排兵布阵上依然没有展现出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一场平局下阿根廷暂时位居世界杯南美区预选赛第五位,要想尽早获得直接晋级俄罗斯世界杯的机会,梅西不可或缺。
(开水没温度)